
關於福衛七號計畫 | |
---|---|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計畫(簡稱福衛七號計畫)為臺美雙方大型國際合作案,其執行單位為臺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簡稱NSPO)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簡稱NOAA)。本計畫是福衛三號的後續計畫,任務目標為建立一高可靠度操作型衛星系統,延續福衛三號計畫之掩星氣象觀測任務,將佈署12枚任務衛星及1枚自主衛星,分兩批發射,兩組衛星分別佈署於高低兩種傾角,以提供更多且密集的全球氣象觀測資料。衛星本體及軌道示意圖摘自SSTL(Surrey
Satellite Technology Ltd.)。 福衛七號衛星上將搭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線電訊號接收器,可接收美國的GPS及俄國的GLONASS或歐盟的GALLIELO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訊號,藉由量測無線電掩星訊號,可推導出壓力、溫度、和濕度等大氣參數。待福衛七號兩組星系部署完成後,每天平均可提供8000 點分佈於全球的大氣資料,對於海面資料蒐集與全球天氣預報與氣候觀測有很大的助益。福衛七號星系24小時掩星分佈資料全模擬圖如下圖點狀分布(紅色橘色點為第一組星系所蒐集掩星資料,深藍及淺藍色點為第二組星系所蒐集掩星資料):
第一組衛星為六枚衛星所構成的星系,任務軌道設計為低傾角,將增加中低緯度尤其是臺灣地區觀測資料量,觀測資料將提供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納入數值預報系統,提升國內氣象預報準確度及劇烈天氣(颱風路徑及降雨)
預測準確度。福衛七號第一組星系預定於105年發射。
|
|
福衛七號介紹 | |
|
|
福衛 七號地面及資料處理系統 |
美方所發展資料處理系統將安裝在位於中央氣象局的臺灣資料處理中心,由氣象局負責系統監控、資料管理、及使用者服務。全球定位中心與太空中心及中央氣象局將共同發展一套資料處理系統驗證平台。福七資料運用發展方面,本中心也將福衛七號掩星資料套入氣象數值模式,提升劇烈天氣的預報能力,降低災害預警之不確定性。配合長期的氣候分析,作為政策擬訂的參考,以協助會受氣候影響之相關產業作適度的調整。
以上資料來源參考「國家太空中心」網站
http://www.tasa.org.tw/
